百姓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贵族还是奴隶(百姓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贵族和什么)
原标题:百姓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贵族还是奴隶(百姓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贵族和什么)
导读:
今天的“老百姓”是指相对于官员、干部而言的普通老百姓。但最早的时候,“百姓”是指官员。周朝之前,只有贵族才有姓氏,普通百姓没有姓氏。因此,当时的“百姓”指的是贵族和官员,而“百”是一个大概的数字,所以许多贵
今天的“老百姓”是指相对于官员、干部而言的普通老百姓。但最早的时候,“百姓”是指官员。
周朝之前,只有贵族才有姓氏,普通百姓没有姓氏。因此,当时的“百姓”指的是贵族和官员,而“百”是一个大概的数字,所以许多贵族和官员被统称为“百姓”。《尚书》是我国第一部古代历史文献和一些记述古代事迹的著作集。《尧典》篇云:“九族和睦,百姓安宁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既然九个部落和睦,现在就该确定官员,明确各自的职责了。
春秋末期,诸侯国进入乱世,战乱不断。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士人阶层的地位开始上升。各氏族逐渐衰落。“平民”开始失去贵族的意义,地位与平民相当。战国以后,“庶民”开始泛指平民。
“老百姓”指官员时,常说“利民”,“利民”就是现在的老百姓。为什么叫“利民”呢?有两种解释:一是“黎人为民”,因人数众多而被称为“黎人”。另一种说法是“黧”是“黧”的伪字,“黧”是黑色的。“李民”又名“李寿”,脸黑,指的是身上有纹身的犯人。黥刑,又称墨刑,是五刑之一。面额刻在手指上,并用墨水染成黑色,作为罪犯的标记。这群人被歧视性地称为“利民”或“利守”。相应地,普通百姓被称为“新民”。“西民”指的是普通百姓。可见,“利民”的地位比“西民”要低。为什么比“新民”低?因为“人”就是被判刑的囚犯。
被判刑的囚犯刑满后,或者有功抵销刑期的,可以晋升为“新民”;同时,“西敏”犯罪后也可能变成“李敏”。渐渐地,两者的区别就会显现出来。越来越小,“李民”逐渐演变为普通百姓的统称。
摘自《博客世界》